logo.png/

资讯中心

及时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和优惠活动
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誉天资讯 > 教育的摆渡人:邹圣林——从Linux运维到AI架构师,17年打造IT教育“硬核引擎”

教育的摆渡人:邹圣林——从Linux运维到AI架构师,17年打造IT教育“硬核引擎”

  • 2025/10/15
很多人问我,为什么要做技术,为什么要坚持做教育。

其实我的答案很简单:因为我热爱技术,更热爱那些渴望用技术改变命运的年轻人。

我想用自己的方式,为他们搭一座桥。

image.png
2015年7月,我同时获得红帽历史上第一次颁发的“红帽大中华区最佳认证讲师”和由湖北省教育厅颁发的湖北“楚天技能名师”称号。

image.png

奖杯很重,但比奖杯更重的,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。荣誉背后,是数百个日夜的课程打磨,是数万名学员期待的目光。

自从2008年首次尝试教学以来,我在教育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十多年。这期间,我培养了超过50000名技术工程师,每当看到学员们学有所成,我都感到无比欣慰。

2022年11月,在华为HCIE之夜荣获“HCIE十年功勋”,突然明白了什么是“教学相长”。

image.png


image.png

有人觉得搞技术的人枯燥,但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浪漫。我总会想起2021年1月那趟开往考场的火车。那是冬日里一个晴朗的日子,我和同伴拖着行李箱,带着厚厚的复习资料,踏上了征程。但与其他考生不同的是,我们的“复习”从一上车就变成了热火朝天的“研讨会”。

那不是枯燥,那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浪漫——是思想在共舞,是智慧在共鸣。当列车到站,我们带着厘清的技术思路和满满的信心走下火车,那段旅程本身,已经成了我们技术生涯中最温暖的印记。

最让我得意的是——我们的头发都还很浓密!

image.png

技术之路,既要有深度的思考,也要有广度的体验。

2021年7月,我自驾318国道,在蜿蜒的山路上思考着课程设计的逻辑;

2022年4月,我第一次完成50分钟骑行17.7公里,在风中感受速度与激情;

同年7月,我在呼伦贝尔体验草原深处牧民生活,从“追花人”身上看到了另一种专注的人生;

2025年8月9日,我驾车行驶在独库公路上,一天之内经历四季变换。从赛里木湖的静谧,到龟兹故地的沧桑,再到特克斯八卦城的智慧,这种多样性让我联想到技术教育——既要传授稳定的基础知识,也要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这些经历让我明白,最好的教育者既要深耕专业,也要拥抱生活。

image.png

2020年10月6日,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四天三夜。

当我站在戈壁滩的起点,望着眼前无垠的沙漠,腰部的剧痛让我几乎直不起身子——前一天晚上敦煌的温差让旧伤复发。但我系紧护腰带,告诉自己:这一步,必须迈出去。

image.png

水袋破裂浸湿背包,脚底磨出多个水泡,夜晚在零下十度的帐篷里辗转难眠。但最让我震撼的,不是身体的痛苦,而是团队伙伴在极限状态下的相互扶持。

当全队最终在规定时间内抵达终点时,我忽然领悟:教育何尝不是一场徒步?既要教会学员技能,更要培养他们突破极限的勇气。

image.png
2023年10月,当我手捧与华为、人民邮电出版社合编的公有云教材和国产操作系统openEuler项目实战教程时,眼前浮现的是过去2年的点点滴滴。

image.png

那些逐字推敲的深夜,那些为技术细节争得面红耳赤的会议室,那些重写三遍的执着——每一页都凝聚着我们对技术人的尊重。

记得最艰难的时候,团队有人问:“为什么要这么较真”?

我的回答是:“因为我们编写的不是教材,是学员通往未来的路标。”

image.png

有人问我,为什么要在教学之余坚持远行。我的答案是:教育者首先要是生活的热爱者。

在草原追花的牧民身上,我看到了专注的力量;在戈壁徒步的队友身上,我感受到了坚持的可贵;在独库公路的四季变换中,我体会到了适应的智慧。

这些体验都融入了我的教学。在2022年上海电信的培训中,我带着学员在案例分析中模拟企业真实场景;在2023年的教材编写中,我们特意加入了大量实战案例。因为我知道,最好的学习发生在知识与现实交汇的地方。

image.png

很多人认为技术是冰冷的,但我始终相信代码背后是人的温度。

2022年10月,当“秭归脐橙滞销”的消息传来,我们思考的是技术教育的另一层深意——社会担当。誉天立即启动助农行动:一方面自购大量脐橙,缓解果农滞销压力;另一方面利用技术优势开展公益直播,拓宽销售渠道。

image.png

当技术培训与公益结合,我们让学员感受到的不仅是技能提升,更是作为技术人的社会担当。

image.png
站在2025年回望,我越发认同雷军那句话:“五十来岁,正是闯的年纪。”(虽然我才四十来岁)

image.png

技术革命浪潮汹涌,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重塑世界。作为教育者,我们既要保持对技术的敏感,更要坚守教育的本质。

今年,我们收到超过200家企业的反馈:"AI运维人才缺口扩大3倍"。某电商平台CTO告诉我:"现在运维团队不仅要懂K8s,还得会部署大模型、优化算力集群。"

这正是我们又一次迭代"涨薪班"的核心原因:

1.新增60课时AI实战内容:从DeepSeek V3模型部署到昇腾算力集群运维,覆盖行业最紧缺技能;

2.与企业需求强绑定:课程案例直接来自华为云、字节跳动等企业的AI运维场景;

3.结果导向:学员结业后可独立完成"千万级并发系统的AI化运维方案"。

在这过程中,我常想起戈壁徒步的经历:教育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跋涉,重要的不是到达哪里,而是与谁同行、如何行走。

每个学员都是独特的种子,我们要做的是提供合适的土壤,而非规定生长的方向。


image.png

如果有人问我,这十几年最大的成就是什么,我会说不是奖杯,不是称号,而是每个学员发来的报喜信息:有人从建筑工人成长为架构师,有人从迷茫少年找到人生方向,有人在技术领域实现突破......这些瞬间,让我感受到作为教育者的幸福。

未来,我希望继续做技术的传播者、成长的陪伴者、梦想的守护者。AI时代的技术人,既要有部署大模型的硬实力,也要有洞察行业趋势的软智慧。而我们的使命,就是让每个学员的"火种"找到燃烧的方向。

这就是我的故事,一个普通教育者的平凡旅程。路还很长,但只要有你们同行,每一步都充满力量。

最后,想对每一位正在奋斗的你说: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每个坚持都会在某个时刻开花结果。也许今天的你正在挑灯夜战,正在面对困难,但请相信,只要保持热爱、坚持前行,终会遇见更好的自己。


我在誉天等你。一起迎接AI运维的黄金十年。

誉天教育-邹圣林云计算AI架构师涨薪班.jpg





返回列表
上一篇:
经验分享丨从财税咨询到HCIE-AI通关:非技术背景的我,这样推开AI世界的门
下一篇:
经验分享丨从基础积累到突发问题应对,我是这样拿下云计算HCIE 3.0
免费试听
姓名
电话
城市
咨询课程